炎性抑郁症患者肠道菌群特征揭示
2024-04-17 00:33:38来源:中国经济网阅读量:13830
科技日报讯 4月14日,记者从山西医科大学获悉,该校第一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学团队揭示了炎性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及其免疫调控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
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是被广泛接受的抑郁症发病机制理论之一。目前,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假说研发的一线抗抑郁药物,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五羟色胺及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仅对三分之二的抑郁症患者有效,对其余三分之一的抑郁症患者疗效欠佳。现有研究发现,这部分疗效欠佳的抑郁症患者外周血和中枢炎性因子水平升高,抗炎药物可显著改善疗效。故有研究推测,这类患者的发病与机体炎性反应密切相关。因此,该亚型抑郁症也被称为炎性抑郁症。
为解决当前一线抗抑郁药物对炎性抑郁症疗效不佳的现状,研究人员首先在临床试验中根据外周血C-反应蛋白浓度,将抑郁症患者分为炎性抑郁症组和非炎性抑郁症组。他们通过测序发现,炎性抑郁症患者肠道中促炎菌指标升高,而与丁酸盐代谢有关的抑炎菌指标降低。对此,研究人员进一步利用炎性因子蛋白芯片、免疫组化检测抑郁症患者和健康受试者的肠黏膜,发现炎性抑郁症患者肠黏膜中部分炎性标志物升高,肠黏膜通透性指标降低。
为进一步明确肠道菌群与炎性抑郁症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团队通过粪菌移植成功构建炎性抑郁小鼠模型。在实验中,通过给炎性抑郁小鼠模型补充产丁酸的抗炎菌,研究人员发现小鼠肠道菌群趋于正常,外周血、肠黏膜和脑组织中炎性指标均下降,小鼠抑郁样行为明显减轻。研究结果为炎性抑郁症治疗提供了新依据。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河北成功干预4000余例缺陷患儿出生
-
2.鼻子堵是“过敏”?当心被它忽悠了
-
3.客户囊括各行业巨头!“数字营销独角兽
-
4.爱立信ERIC.USQ1利润大超预期
-
5.加速推进!咸宁市重点交通项目最新进展
-
6.国家安全湖北实践丨强化网络安全筑牢数
-
7.第十三届智慧医疗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
8.江苏农行成功落地首笔直营门店异地开户
-
9.“单科破格”模式开启、校测形式调整…
-
10.掀起对未来学习的头脑风暴,上海举行基
热门图文
-
春天多给孩子按摩这些穴位 推三关可调理脾胃
2023-05-13
-
“天天枸杞水,活到两百岁”,枸杞真的能养生
2023-05-11
-
菊花泡水喝有什么作用?菊花经常泡水喝有三大
2023-05-11
-
女人用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女性艾叶泡脚具备
2023-05-11
-
春季易上火该如何是好 春季养生降火要吃哪些
2023-05-11
-
退热药、新冠药线上线下供应充足
2023-05-09
-
女性坐月子时,丈夫应该如何陪伴?得学会这几
2023-05-09
-
宫颈炎与夫妻生活频繁有关?提醒:这3个诱因
2023-05-08
-
减肥就必须“戒碳水”?当心“病态瘦”!
2023-05-08
-
女性月经不调怎么调理?月经不调自我保健方法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