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中医传承与发展国医大师严世芸: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
2025-04-21 23:34:52来源:中新网阅读量:19883
AI与中医到底是怎样的关系?国医大师严世芸21日对记者表示,中医与AI的结合本质是“经验医学”与“数据驱动”的碰撞,既需保持中医整体观特色,又需解决AI落地中的可操作性问题,这可能是未来中医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中医是具有浓厚文化哲学特征的医学,与西医学的线性-实证-还原论的特性不同,中医学是生物医学的模式,具有复杂、随机、贴近自然的特点。”严世芸指出,要借科技手段真正传承中医精华,就要始终保持中医理论、临床思维、诊疗技术、生物药物的特色,就要始终保持中医理论、临床思维、诊疗技术、生物药物的特色。
严世芸认为,中医与AI结合是跨界、多学科融合的研究。《内经》就是中医学与13门学科的交叉融合而产生的中医基础理论,这个模式一定适合中医学发展。这位国医大师表示,中医学研究就是对复杂系统的研究。在人工智能建模中导入相关逻辑方法学,一定会使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技在碰撞中越来越接近和发展。
记者当日获悉,第三期《多角荟——AI赋能中医诊疗》专访节目举行,吸引了许多观众在线观看。严世芸教授是AI赋能中医诊疗标准化与国际化的领军人物。他说,AI为中医学的活态继承、整理与总结提供了重要的先进技术保障;为各种中医诊断、诊疗技术的研发注入先进科技的支持。
据悉,《多角荟》栏目邀请国内顶尖科学家、医学专家、企业家、金融界等行业精英参与访谈,打开多元视角,让每位嘉宾从各自的深耕领域出发,深入探讨新的可能,构建产医新融合之可能,同时引发成果转化新潮流的思考,创造产医融合成果转化新途径。
本期《多角荟》栏目聚焦"AI与中医诊疗的跨界融合",以"AI赋能中医诊疗的机遇与挑战"为核心议题,汇聚AI赋能中医诊疗、人工智能、医疗科技及金融投资等领域专家,共同探讨AI技术在中医诊疗中的应用前景与发展路径。从技术研发到产业落地,从资本助力到政策支持,嘉宾们各抒己见。
严世芸表示,中医传承的本质就是如何将植根于传统哲学的认知方式和临床思维,在现代语境中有效传递,同时顾及中医的人文内涵。他认为,应该强调的是AI的辅助作用,而非替代人脑。AI强大的学习能力可以用于各类经典古籍、现代医案、临床病例的分析,数据挖掘,可以帮助扩展和增强医师及中医科技工作者的知识库和分析能力,以发现深层潜在的规律和共性,为将来的中医药传承创新打下基础;但也要避免过度标准化而导致的僵化,要开发符合中医临床思维模式的大模型。“青年中医从业者应在人机协同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中医学理论修养和临床思维水平,更多地从事疑难杂症和危急重症等方面的诊疗工作,弥补AI在临床医疗行为上的不足,探索攻克中医医疗中的难题。”他说。
“AI是中医活态传承的‘智慧助手’。”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华元则从"中医工程化+工程中医化"的交叉融合视角,探讨如何推动AI赋能中医诊疗向智能化、标准化迈进。他指出,知识图谱技术在中医活态传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知识图谱的核心目标正是将原本分散、非结构化的数据转化为结构化的语义网络,通过构建中医知识图谱,能够更好地完成计算机推理。此外,知识图谱还能帮助AI系统更好地理解中医理论之间的关联,从而提升辅助诊断和处方推荐的准确性。
杨华元指出,中医要在现代医疗中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在诊疗仪器的创新发展上加大力度,让传统中医技术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只有不断升级中医诊疗设备,突破传感器精度、算法模型等关键技术,才能推动中医从经验医学向"可测量、可重复、可验证"的现代化医学迈进,最终实现中医诊疗的智能化、标准化发展。他希望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为中医诊疗体系注入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新动能,推动中医理论和诊疗技术的发展。
来自高新科技企业的代表潘晶认为,AI将成为医疗发展的新引擎,不过AI智能产品落地医疗场景面临诸多挑战。另一位来自证券机构的企业界人士张军则表示,AI赋能中医诊疗的市场前景广阔,但需政策支持、行业标准完善及商业模式创新,才能真正释放产业价值。
--> |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首批1000kW功率等级电池动力机车
-
2.专家、业界聚焦中医药出海:探索可行性
-
3.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开展“‘阅’见春天
-
4.洞察困境、把脉路径第三届中国医院运营
-
5.再利用行业库存面料4.8万米、节省超
-
6.一把“新绿”上餐桌解锁春日的“食养秘
-
7.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协同发力
-
8.《健康金鉴》“清调养”理念 引领大
-
9.景业智能:战略坚守与创新突围,构建科
-
10.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与内黄县中医院
热门图文
-
“天天枸杞水,活到两百岁”,枸杞真的能养生
2023-05-11
-
菊花泡水喝有什么作用?菊花经常泡水喝有三大
2023-05-11
-
女人用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女性艾叶泡脚具备
2023-05-11
-
春季易上火该如何是好 春季养生降火要吃哪些
2023-05-11
-
退热药、新冠药线上线下供应充足
2023-05-09
-
女性坐月子时,丈夫应该如何陪伴?得学会这几
2023-05-09
-
宫颈炎与夫妻生活频繁有关?提醒:这3个诱因
2023-05-08
-
减肥就必须“戒碳水”?当心“病态瘦”!
2023-05-08
-
女性月经不调怎么调理?月经不调自我保健方法
2023-05-08
-
更年期月经不调怎么调治?吃哪些食物可以改善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