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心梗症状不可忽视需熟记两个“120”

2025-05-06 13:47:56来源:中新网阅读量:75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为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上海四一一医院心内科主任胡高频教授6日表示,患者心梗发作时的典型症状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的压榨性疼痛,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或肩部放射。部分患者会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呼吸困难,甚至发生晕厥。通常心肌缺血导致的胸部不适症状表现为弥漫性,而非局限性,无明确定位。

-->

年逾六旬的张先生虽然半个月来反复胸痛,且经常两个胳膊麻木、疼痛,但是他毫不在意。在医院开药回家的当天晚上即出现心肌梗死。胡高频教授6日为记者分享了如上病例。他提醒广大冠心病患者要学会自我判断,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遵照医嘱检查治疗。

胡高频教授介绍,当天,在门诊中,医生已经基本确定张先生的不适是冠心病引起,随时可能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等意外,并建议其住院治疗,接受心电图和心肌梗死相关指标检查,并尽快做冠状动脉造影,但张先生并不相信自己有问题,执意要求开药回家。次日凌晨被送入医院时,患者剧烈呕吐,烦躁不安,情况十分危急。其心电图检查提示患者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造影发现患者前降支近段完全闭塞伴血栓,需尽快开通这条完全闭塞血管,恢复心脏血流。医生团队开展急诊手术:抽吸血栓、球囊扩张、放置支架。

胡高频教授提醒民众,对于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早期的救治至关重要。两个“120”应该熟知熟记,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若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据悉,近年来,45岁以下民众心梗发病率逐年上升。胡高频教授表示,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包括:高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而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久坐、吸烟、饮酒等生活类因素,是心梗发病日益年轻化的主要原因。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和尽早救治是挽救心梗患者生命的关键,也是改善心梗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基石。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梓茵美如何用“舌尖科技”点燃普通人的
  • 2.信通电子IPO提交注册,持续创新能力
  • 3.“蓝色粮仓”加快建设一季度我国海洋经
  • 4.走进深业上城探索复合型业态叠加商业创
  • 5.鸡肉销售增长助力泰森食品TSN.US
  • 6.关税风暴下义乌玩具厂的硬核博弈
  • 7.“五一”假期北京接待游客超1790万
  • 8.名将云集强阵出鞘,2025射箭世界杯
  • 9.上海建工子公司获批发行45亿元公司债
  • 10.2024年上市公司薪酬榜出炉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