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病痛、多次误诊!医生用ERCP术破解85岁老人“腹痛谜题”

2025-11-20 04:50:47来源:华商网阅读量:14497    

“疼得吃不下饭,半年来辗转多家医院和科室,体重掉得厉害,我们都快绝望了……”回忆起父亲的求医经历,患者家属依然感慨万千。这位备受病痛折磨的老人,是一所大学的退休教授,一场突如其来的剧烈腹痛,打乱了他平静的晚年生活。

半年前,老人开始出现不明原因的剧烈腹痛,进食后疼痛加剧,逐渐发展到无法正常进食。家人带着他先后就诊于知名三甲医院消化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住院观察治疗许久,始终被诊断为“脂膜炎”,但对症治疗后效果甚微。随着时间推移,老人消瘦日益明显,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一家人四处求医却始终找不到症结所在,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一次偶然的机会,老人与家属得知西安大兴医院渭水园院区消化内科胡文华主任在消化系统疑难病症诊治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为高龄患者制定精准诊疗方案,便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决定前往求助。到院后,胡文华主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看过往检查报告后,敏锐地发现了关键问题——单纯的脂膜炎无法解释老人持续加重的腹痛和严重消瘦,背后必然隐藏着未被发现的病因。凭借多年临床经验,胡文华主任建议老人住院治疗,并第一时间联系了自己的导师、全国消化领域权威专家郭学刚教授。

郭学刚教授接诊后,与胡文华主任共同研判病情,一致认为之前的检查未能全面覆盖病灶。在两人的精准安排下,老人接受了增强 CT检查,结果清晰显示:胆总管占位性病变,高度怀疑胆总管癌。这一发现终于揭开了困扰老人半年的病痛之谜。

考虑到老人已85岁高龄,身体无法承受十二指肠、胆总管、部分胰腺切除及胆肠吻合的大型手术,郭学刚教授和胡文华主任团队经过反复论证,决定采用ERCP联合支架置入的姑息性治疗方案。

令人欣喜的是,支架置入后的第二天,老人的腹痛症状立竿见影地消失了,终于能正常进食。看着老人慢慢恢复食欲、精神状态日渐好转,家属激动地向医护团队表达感谢:“没想到困扰半年的病痛,一次微创手术就解决了,是你们给了老人重新正常生活的机会!”

胡文华主任介绍,对于高龄晚期肿瘤患者,“带瘤生存”已成为重要的治疗理念。此次治疗没有追求激进的肿瘤切除,而是通过精准的微创干预,解决患者最迫切的疼痛、进食困难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生存质量。

如今,老人已顺利出院,能够正常饮食和生活,家属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这场跨越半年的求医之路,最终在大兴渭水园院区消化内科团队的精准诊治下画上圆满句号。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共识·共为首届西北地区医疗卫生强基高
  • 2.流感季来袭易感人群如何防治
  • 3.“泡椒凤爪大王”鹿有忠交班?侄儿任总
  • 4.全国整体进入流感流行季多款国产流感创
  • 5.冬季主“藏”,作息也要注重“藏”
  • 6.五斤肿瘤“霸占”腹腔狭缝拆弹精准切除
  • 7.“家门口”的体检西安工会医院暖心守护
  • 8.探索“人工智能+制造”、推动5G-A
  • 9.西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肖园园在首届护理
  • 10.高铁遇险情妙手化危机省中医医院应急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