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女性如何从闺阁走向职场?沪上这场展览讲述女功经纬

2023-12-27 19:20:51来源:东方网阅读量:19306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12月27日报道:从古代的刺绣缝纫到机器编织,从家政教育走向职业教育,从贤妻良母到职业女性,“女功”的意涵在此过程中有何变化??今天上午,第七届教育影像展“女功经纬:传统至近代的嬗变”在华东师范大学开幕。

女功指的是指妇女所作的纺织、刺绣、缝纫等,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广泛基础,是社会、家庭生产的基本技能和方式。展览以女功的生产、作业方式、传习、教育为主题,通过展现苏绣、顾绣代表作,传习所与学校中的女功课程,工厂女工工作场景,近代上海女性时装等,展现女功从传统至近代的发展图景。

在古代,“女功”这种专门的技艺教育不仅是“闺阁之间”陶冶情操之艺,更是为满足衣食住行、增加家庭收入的谋生手段。在“蚕织到刺绣”的板块中,观众可从明清的《千秋绝艳图》《绣补图》等传统绘画中观看古代女性刺绣场景。?

清末民初,善绣女子纷纷向专职绣工或职业绣师转型。同时,近代女功传习所、近代家政教育与近代纺织工厂、女功教育也逐渐兴起,职业女校为女子谋自立奠定了基础。这一嬗变过程的历史线索梳理、回溯、探讨是本次展览的重点。

展览梳理了从1898年至抗战前设有绣工科、刺绣课的女校或专门的女功传习所、蚕业学校的开设情况,并统计了1901-1937年江苏省设有刺绣课的传习所及众多近代女功刺绣专家,勾画出近代女子女功职业教育的概貌。此外,现场还展出1923年至1941年,各地女工的工作场景等相关摄影,反映了早期工业化与机器缫丝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女工群体的生存境遇与教育情况。

“冯秋萍们的编织世界”是此展览中的一大亮点。在类似近代上海石库房的展览场景中,陈列着旗袍、套装、学生装等各类近代时装,展示了20-30年代上海毛纺织业的繁荣。冯秋萍、黄培英是绒线编织的代表人物,她们不仅积极开办编织学校,也编写了多部绒线编织教材。

展览现场

而上海的女功从技艺和风格上一直是引领中国的先锋,从宋代开始,上海就出现了非常有名的缂丝高手,所有的女功里最难做的是缂丝。直至近代,融入更多西方技术,这些女功技艺通过松江女子学校、传习所等不断地在江南、上海等地方大放异彩,引领全国风尚。

现象体验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展馆里还开展了藏书票拓印、剧本游戏《杨树浦的女儿们》、钩针编结工作坊等丰富多样的体验活动,让观众在游戏、体验与多元互动中拉近与女功技艺的距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今年我国企业参加境外展览次数和规模快
  • 2.西安市第三医院精神心理科住院部正式启
  • 3.78岁奶奶患上波西米亚分枝杆菌病,妇
  • 4.2024年央企发展目标:“一利”稳定
  • 5.贵州毕节:让患者就医更温暖舒心
  • 6.需求、游资双双“退潮”中药材销售量价
  • 7.GHIT基金投资数百万美元助中国药企
  • 8.中成药企业盈利有望改善
  • 9.中国国企ETF517180.SH涨1
  • 10.分子“手提钻”利用振动撕裂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