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城县发现铜炉寺摩崖造像开凿于唐代初期

2024-12-12 10:28:15来源:新华网阅读量:17691    

交城县发现铜炉寺摩崖造像

山西交城县发现铜炉寺摩崖造像开凿于唐代初期

开凿于唐代初期,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日前,山西晚报记者从吕梁市交城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了解到,在该县天宁镇窑底村新发现一处非常具有历史价值的石窟寺,根据石窟寺的保存现状、造像风格、碑刻记载,初步推断该石窟寺的凿刻年代应为唐代初期。

天宁镇窑底村地理位置非常偏僻,经过当地村民指引,普查队员来到了一处看起来有些破落的“院子”内。普查队长张学斌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从外形上看,这里像一处坍塌的古庙,但是走进院内,藏在杨树背后的崖壁上却布满了佛龛,龛内造像虽有风化迹象,但造型精美,令人惊喜。随着普查工作的深入,队员们发现这是一座结构完整、布局清晰的寺院,有山门、庭院、正殿及摩崖造像,是“最标准”的石窟寺。最终,发现该遗址上现存覆盆式柱础石2个,保存完整,础底方形。碑座2座,方形底座。崖面佛龛共17龛,为佛教造像,共39身,主要题材为佛、弟子与菩萨。

在院落内,还散落着几块残破的石碑,其中一通石碑为清嘉庆二十五年刻凿,名为《三村修铜炉寺记》,普查队员仔细研读碑文时,发现了重要信息。据碑文记载,该寺名为“铜炉寺”,是唐代时期所创建,所以根据石窟造像风格推断,摩崖造像也开凿于唐代。清代时期,该寺所在区域名为“铸铜沟”,相传是昔日“开炉鼓铸”之地而得名。“后陵谷变迁,山水暴涨,此寺遂湮没无称”,清嘉庆十五、十六年间被发现,后当地民众筹资重建该寺院。虽说寺庙建筑早已坍塌损毁,但基址尚存,寺院布局依旧清晰可辨。

在交城县,还有国保单位竖石佛摩崖造像、县保单位马庄石佛寺,两处文化遗产与“铜炉寺”摩崖造像相距很近,且造像风格相似,因此初步判定这三处文化遗址与石窟寺的发展有着重要渊源。据普查队员和文博专家推测,这些石窟都与北魏至唐时期佛教在吕梁、乃至太原地区的传播有关。铜炉寺的发现,对研究吕梁地区、太原地区石窟寺发展以及石佛造像艺术演变、宗教文化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马来西亚船舶燃料加注公司TMDEne
  • 2.香港金融咨询及IPO保荐服务提供商均
  • 3.虹桥镇的这家工会荣获上海市“小二级”
  • 4.尼尔森IQ联合饿了么发布《OAIPL
  • 5.扬州:多举措做好“赞辉煌成就·聚银发
  • 6.A股转暖?这只指数助你把握时代发展的
  • 7.招商银行:周天虹任首席信息官资格获核
  • 8.财经聚焦·关注政策“组合拳”落地见效
  • 9.拉萨市成功启动二手房“带押过户”业务
  • 10.因保障品质消费获得年轻人喜爱和信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