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亲“箱”爱|装不下的后备箱,载不动、许多情……

2025-02-10 00:55:39来源:新华网-北京阅读量:18562    

“这是老家送来的鹅蛋,你带回去尝尝”“这是你二婶自己灌的香肠,热热就能吃”“冰箱里还有几根海参都给你装上,加班熬夜后吃一根”……在不厌其烦的絮叨中,父母把家里能带走的“家乡味”一股脑地塞进了后备箱。

这是父母搬运“家乡味”过程中的返程后备箱。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大年初七,记者整理好行囊,从山东老家出发,自驾前往北京,返岗开工。临行前,父母一趟又一趟地将家乡的特产、做菜的食料、特意制备的小零食搬到后备箱。

两鬓斑白的父母,一边翻箱倒柜地寻找家里的“好东西”搬到后备箱,一边不停地念叨“这个烧饼是你最爱吃的”“那个虾条是不是再装点”,仿佛要把来年的伙食都管够。“够了哈,再装多了,回去也不好放。”看着父母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记者试着打断和提醒下忙里忙外的父母。

后备箱中的“家乡味”。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一向沉默的父亲,似乎没有听到一样,仍然继续把储物柜里的的虾条、冰箱里的面饼、馅料装车。看着逐渐被装满的后备箱,父亲脸上露出了孩子般满意的笑容,眼角的皱纹挤出了一朵花,仿佛终于把全世界的好吃的,都装进了小小的后备箱。

看着“中场休息”的父亲,母亲踱着步子走过来,一边用手擦了擦父亲额头渗出的细微汗珠,一边轻轻锤了锤父亲吃力挺起来的背,笑着说:“孩子大了,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咱们别担心了。”

“那不行啊,你儿子就是个‘家乡胃’,别的伙食填不饱啊。”父亲直了直背,指着刚放进后备箱的一箱水饺馅说。

温暖美好的时间,滴滴答答,过得很快。不到一个小时,后备箱里,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这些看似并不急需的“家庭物资”,在别人眼里,或许都能在网上买到替代品,但在子女心中,却饱含着父母对子女的牵挂,而格外特别。

在父母一遍又一遍的嘱托中,车辆徐徐启动,看着后视镜中父母远去的身影,想着早已被装满的后备箱,泪花涌上心头,模糊了视线。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创新驱动非凡未来”富士胶片商业创新
  • 2.海通证券2025年1月物价数据点评:
  • 3.平安健康险斩获“年度卓越人寿保险公司
  • 4.寒假童书怎么读?听作家秦文君支招
  • 5.万家寨引黄工程今年将向永定河生态补水
  • 6.两部门: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7.美团企业版总经理康凯:供应链整合、场
  • 8.2024年澳康达献呈上海的答卷:年交
  • 9.工信部: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全面接入D
  • 10.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流感重症专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