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非理性行为程序化交易新规今起施行

2025-07-07 02:56:44来源:同花顺财经阅读量:17800    

沪深北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今起正式施行。随着一系列涉及程序化交易的配套法规相继实施,量化行业将向更规范、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从实施细则来看,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监管全面细化。实施细则明确了瞬时申报速率异常、频繁瞬时撤单、频繁拉抬打压以及短时间大额成交四类异常交易行为的构成要件,高频交易认定标准为单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达到300笔以上,或者单账户全日申报、撤单笔数合计最高达到20000笔以上。实施细则还对高频交易做出差异化监管安排,包括额外报告要求、从严管理异常交易行为、实行差异化收费标准等。

北京地区某量化私募表示,该公司已从交易模型、风控管理和合规培训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进。在交易模型上,因子参数已经进行了大幅调整,严格控制最大买量和最大卖量。在风控上,执行严格的风控管理体系,实施盘前、盘中、盘后24小时实时预警及人工监督,并重点加强了盘中实时监测,严格监控每天交易笔数,确保不触发异常交易和高频交易。

从证券时报记者调查情况来看,上述公司并不是个例。去年以来,监管层面对于高频交易的监管力度不减,国内大中型量化私募机构普遍已做出了相应整改,头部机构甚至设立专人专岗进行管理评估,确保合规。

在产品端,从去年开始,部分依赖极高报撤单频率的策略产品,已被大幅调整或淘汰。数据显示,截至去年6月末,全市场高频交易账户1600余个,年内下降超过20%,触及异常交易监控标准的行为在过去3个月下降近六成。截至今年6月底,量化机构发行的产品中,主打高频策略的产品已经难觅踪迹。

业内人士表示,监管的本质是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是让有能力的机构走得更远。新规对于算法、交易频率、风控指标等提出更细化的要求,有助于遏制非理性交易行为,压缩灰色空间。从操作层面看,越大的机构越有能力快速适应监管变化,推动头部机构形成良性竞争。从长期来看,新监管环境下,有助于行业完成“挤水分”“清风险”。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600250!国资控股股东,拟改革重
  • 2.城事|夏季版上海旅游节:来上海海昌海
  • 3.“听说XX要带着整个团队来,我可能快
  • 4.广东2025年高招录取7月8日至8月
  • 5.云南瑞丽柠檬四季挂果“错峰”热销年产
  • 6.北京协和医院专家团福建漳州义诊并授课
  • 7.TCL科技拟购买华星半导体21.53
  • 8.西安市第九医院承办延安大学2025年
  • 9.政策扩岗+岗位深挖护航2025届高校
  • 10.以展促学,寓教于乐,在上海这座高校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