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饮水地”来到“水源地”,这场特殊的研学活动开课了
2025-07-14 20:21:19来源:新华网阅读量:8000
“叮咚……”伴随着一阵融合了水声和虫鸣声的上课铃响起,7月13日上午,知音湖北 知道十堰——2025寻源之旅“暑期第一课”京堰研学活动开课式在丹江口市举办。
接下来5天的时间里,来自北京、天津两地的近百名中小学生将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上好“护水寻源”“文明探源”“历史溯源”“车城探访”等四大主题课。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著名文化学者刘玉堂开讲《山水钟灵,文脉承千年道韵》。
京琅琊青年创新人才,著名作家、编剧常江开讲《龙吟汉水:从恐龙蛋到“郧阳人”的生命密码》。
中国地质大学徐世球教授开讲《大国水脉·科技守护未来》。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鹤教授开讲《治理创新:从“造车之城”到“生态之城”的十堰答卷》。
“无论是在中华文化演进的关键节点上,还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中,北京和十堰从来没有缺席过,一直都在进行良性互动……”活动现场的开讲环节,丹江口大坝化作了实景课堂,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玉堂,著名作家、编剧常江,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和图书馆原馆长徐世球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鹤教授等先后上台,为学生们带来了《山水钟灵,文脉承千年道韵》《龙吟汉水:从恐龙蛋到“郧阳人”的生命密码》《大国水脉·科技守护未来》《治理创新:从“造车之城”到“生态之城”的十堰答卷》等重磅课程。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滔滔碧水跨越千里,将受水区的北京、天津和核心水源区十堰紧紧相连。工作人员介绍,在此次研学旅行中,两地学生由“饮水地”来到“水源地”,真正走进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前世今生”,寓学于游。本次“寻源之旅”研学课程体系紧扣聚焦“生态守护”“文化传承”“科学探索”三大教学目标,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实践,引导学生在南水北调工程纪念园等地实景教学中,直观理解“一渠清水北送”的工程奇迹,在武当山的钟灵毓秀中体验太极文化的魅力,在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里探索生命起源,在东风汽车博物馆感受工业文明变迁。
“十堰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中国故事的文化密码。武当山的晨钟里,跳动的是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脉搏。当你们触摸古建筑的青砖,触碰的不仅是历史的温度,更是一个民族对和谐共生的永恒追求;丹江口水库的碧波,流淌着‘国之大者’的担当情怀,那跨越千里的碧水,承载的不仅是水源地人民的奉献,更是一个国家统筹协调、共赴未来的格局;东风车城机床旁,轰鸣着民族工业自立自强的奋斗交响,从无到有的突破里,镌刻的不仅是技术的迭代,更是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生动写照。”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汤红兵深情寄语,希望各位同学带着在十堰的所见所感前行,记住丹江口的清澈,便懂得守护生态是每个人的责任;记住武当山的厚重,便感受文化传承的荣光;记住车城的创业史,便铭记艰苦奋斗是成长的方向。
13日晚,参观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丹江口大坝、丹江口工程展览馆和农夫山泉胡家岭工厂后,天津开发区一中彭靖尧在自己的研学手册上,默默写下一首短诗:“捧一泓清水,滴滴不易;念丹江父老,心心相印。”他说“丹江口大坝很壮观,感觉非常震撼。通过这次研学旅行,我们知道了清澈的南水来之不易。作为北方人,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珍惜这么好的清水。”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小家电、贵金属,放量大涨!A股这些行
-
2.鏖战158轮,8.4万/平!12家房
-
3.这场在浦东花木举办的创业“相亲大会”
-
4.刘家峡水电厂:多措并举应对高温“烤验
-
5.首届金鸡湖未来媒体艺术展精彩启幕!
-
6.常州武进:生态“好水”变经济“活水”
-
7.就连茶颜悦色都出海了
-
8.5分钟内,多股垂直涨停!电力股大爆发
-
9.特立独行的“视觉诗人”,挪威摄影家托
-
10.高温+入伏!暴热“连击”,局地或突破
热门图文
-
“天天枸杞水,活到两百岁”,枸杞真的能养生
2023-05-11
-
菊花泡水喝有什么作用?菊花经常泡水喝有三大
2023-05-11
-
女人用艾叶泡脚有什么好处?女性艾叶泡脚具备
2023-05-11
-
春季易上火该如何是好 春季养生降火要吃哪些
2023-05-11
-
退热药、新冠药线上线下供应充足
2023-05-09
-
女性坐月子时,丈夫应该如何陪伴?得学会这几
2023-05-09
-
宫颈炎与夫妻生活频繁有关?提醒:这3个诱因
2023-05-08
-
减肥就必须“戒碳水”?当心“病态瘦”!
2023-05-08
-
女性月经不调怎么调理?月经不调自我保健方法
2023-05-08
-
更年期月经不调怎么调治?吃哪些食物可以改善
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