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AI赋能县域金融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2025-11-21 16:46:06来源:中新网阅读量:8108    

“当前县域金融已基本解决服务覆盖‘有没有’的问题,正迈向‘好不好’的高质量发展新周期”。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首届会长李东荣在第六届中国县域金融发展论坛暨第十七届村镇银行年会上表示。

-->

县域金融是连接城市资本与乡村产业的关键纽带。近年来,我国县域金融在服务网络覆盖、信贷规模扩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也面临发展区域不平衡、合规风险、数字化水平低等痛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会长杜志雄指出,县域产业结构单一导致抗风险能力不足、金融服务深度不够与人才短缺形成双重挤压等问题相互交织,制约了金融赋能实效。

面对从“覆盖”到“提质”的转型命题,与会专家认为新路径的探索,需科技赋能与协同联动来破局。

杜志雄强调,“县域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市场与社会形成合力,任何单方面的努力都难以奏效。”

李东荣认为,金融科技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有效赋能县域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创新发展。金融机构既要扛起支持乡村振兴的使命责任,也要把握金融科技带来的创新机遇。“为了让金融服务覆盖全社会的普通群众,应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的适配性,让金融服务真正触达基层市场主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周钢在谈到金融机构如何把握人工智能时代的确定性机遇时指出,金融业依托数据积累优势,可通过构建行业级数据集,抢占AI应用生态主导权。

广东金融学院校长易行健建议,加快政务数据共享,打破数字政府建设中面临的部门数据壁垒问题,深化数字政府与普惠金融联动,尤其关注农村老年群体的数字适配需求,缩小城乡数字化鸿沟。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二级研究员张照新指出,乡村振兴已进入“片区化、组团化”阶段,金融机构需构建“一县一策”服务体系,通过银团贷款、政策协同满足片区开发大额资金需求,从“资金提供者”向“产业伙伴”转型。

综合看,专家们认为,县域金融需坚守“支农支小”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需以数字技术为抓手,提升服务效率与普惠性;需强化多方协同,构建“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联动机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金融动力。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热门文章
  • 1.全运黑科技实验室|“机器人天团”燃动
  • 2.固体杨枝甘露成“网红甜品”医生:它是
  • 3.每天久坐超过这个时间,你的大脑便会开
  • 4.闲暇多做“小动作”,远离心脑血管病
  • 5.杭州余杭区推出购房补贴新政特定楼盘每
  • 6.全国静电指数地图发布教你避免“噼里啪
  • 7.在“半马苏河”上“课间操”!普陀配送
  • 8.人民同泰:控股股东哈药集团拟减持不超
  • 9.赛艇竞发七里河,南京江北新区打造青春
  • 10.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微创手术